海文考研,四川考研培训机构

  • 考研辅导杰出品牌
  • 全国免费服务热线

考研政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必背要点

2021-09-03 03:15:01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必背要点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第八章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及其历史地位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一)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历史性成就和历史性变革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强烈的责任担当,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出台一系列重大方针政策,推出一系列重大举措,推进一系列重大工作,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了全方位的、开创性的历史性成就:

*一,经济建设取得重大成就。第二,全面深化改革取得重大突破。第三,民主法治建设迈出重大步伐。第四,思想文化建设取得重大进展。第五,人民生活不断改善。第六,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第七,强军兴军开创新局面。第八,港澳台工作取得新进展。第九,全方位外交布局深入展开。第十,全面从严治党成效卓著。

这些历史性成就带来了中国社会全方位的变革主要表现在:

①党的领导得到全面加强,党的领导被忽视、淡化、削弱的状况得到明显改变;②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发展观念不正确、发展方式粗放的状况得到明显改变;③坚定不移全面深化改革,各方面体制机制弊端阻碍发展活力和社会活力的状况得到明显改变;④坚定不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有法不依、执法不严、司法不公问题严重的状况得到明显改变;⑤加强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社会思想舆论环境的混乱状况得到明显改变;⑥坚定不移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忽视生态环境保护、生态环境恶化的状况得到明显改变;⑦坚定不移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人民军队中一度存在的不良政治状况得到明显改变;⑧坚定不移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我国在国际力量对比中面临的不利状况得到明显改变;⑨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管党治党宽松软状况得到明显改变。

(二)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

1.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表现

对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科学判断,是制定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基本依据。

1956年,党的八大指出:我们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历史决议》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作了科学表述: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我国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党的十九大明确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2.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主要依据:

一是经过改革开放40年的发展,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总体上显著提高,很多方面进入世界前列。这说明,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以来的“落后社会生产”已经发生了新的阶段性变化

二是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加强烈,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这说明人民群众对于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层次更高、内容范围更广、出现了阶段性的新特征。

三是影响满足人们美好生活需要的因素很多,但主要是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这些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相互掣肘,带来很多社会矛盾和问题,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制约我国发展和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根源。

3.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影响(“一个变和两个没有变”)

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是关系到我们党历史和全局性的根本性的变化。

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没有改变我们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历史阶段的判断,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zui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我们要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基本国情,牢牢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zui大实际,牢牢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三)新时代的内涵和意义

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

1.作出这个重大政治判断的依据:①是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社会所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和发生的历史性变革的必然结果;②是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运动的必然结果,也是党团结带领人民开创光明未来的必然要求。

2.这个新时代,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而不是别的什么新时代,为此要深刻把握其内涵:

*一,这个新时代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时代。

第二,这个新时代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

第三,这个新时代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时代。

第四,这个新时代是全体中华儿女勠力同心、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第五,这个新时代是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不断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的时代。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大意义

*一,从中华民族复兴的历史进程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第二,从科学社会主义发展进程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在世界上高高举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第三,从人类文明进程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内容

(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要义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全部理论和实践的鲜明主题,也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要义。

(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丰富内涵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内涵十分丰富,其中zui重要、zui核心的内容就是党的十九大报告概括的“八个明确”:

*一, 明确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

第二,明确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

第三,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是“五位一体”、战略布局是“四个全面”,强调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第四,明确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第五,明确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第六,明确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是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把人民军队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军队。

第七,明确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要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第八,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zui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

(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

党的十九大概括的“十四个坚持”,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方略。

一是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二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三是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四是坚持新发展理念;五是坚持人民当家作主;六是坚持全面依法治国;七是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八是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九是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十是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十一是坚持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十二是坚持“一国两制”和推进祖国统一;十三是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十四是坚持全面从严治党。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方略,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实践要求。

“八个明确”是指导思想层面的表述,重点讲的是怎么看,回答的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问题;“十四个坚持”是行动纲领层面的表述,重点讲的是怎么办,回答的是新时代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问题。“八个明确”和“十四个坚持”体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理论与实践的统一。

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历史地位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zui新成果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飞跃,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

*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开辟了马克思主义新境界;

第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境界;

第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人类文明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实践没有止境、理论创新也没有止境。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开放的理论体系,是我们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的起点,必将随着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而不断发展。

(二)新时代的精神旗帜

旗帜问题至关重要,事关党的正确方向,决定着党的凝聚力、引领力、战斗力,关乎国家前途命运和人民根本利益。习近平总书记以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历史担当,肩负起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篇大文章写下去的政治责任,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时代课题,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思想,回答了一系列重大问题,提出了一系列富有时代性、创造性、人民性的重大论断,廓清了一系列大是大非,在坚持什么,反对什么上旗帜鲜明、正本清源,集中体现了我们党的政治意志、政治立场、政治主张,充分彰显了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力量、科学社会主义的时代价值。

(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行动指南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党和国家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行动纲领。

第九章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

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一)中华民族近代以来zui伟大的梦想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分两步走在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中国梦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形象表达。

(二)中国梦的科学内涵

中国梦视野宽广、内涵丰富、意蕴深远。习近平指出:“中国梦的本质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主要内容之间的内在联系:国家富强、民族振兴是人民幸福的基础和保障,人民幸福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题中之义和必然要求,人民幸福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三)奋力实现中国梦

习近平指出:“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

中国道路,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要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坚定不移沿着正确的中国道路奋勇前进。

中国精神,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中国力量,就是全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

二、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安

(一)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征程

“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即到建党100年时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综合分析国际国内形势和我国发展条件,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进程分两个阶段来安排。*一个阶段,从2020年到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1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第二个阶段,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奋斗15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这一战略安排,是在综合分析国际国内形势和我国发展条件之后作出的重大决策,也是我们党适应我国发展实际作出的必*选择,还可以保持“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连续性,对动员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万众一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大意义。

(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两步走”战略的具体安排

*一,从2020年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要求

改革开放40年来,国家面貌发生了前**有的巨大变化。我们党原来提出的“三步走”战略的第三步即基本实现现代化,将提前15年,即在2035年实现。在这一阶段,主要目标要求是:

在经济建设方面,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将大幅跃升,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

在政治建设方面,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得到充分保障,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基本建成,各方面制度更加完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基本实现。

在文化建设方面,社会文明程度达到新的高度,国家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中华文化影响更加广泛深入。

在民生和社会建设方面,人民生活更为宽裕,中等收入群体比例明显提高,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显著缩小,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基本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

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

第二,从2035年到2050年,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要求

在这一阶段,我们将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全面提升我国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这一阶段的目标要求是:

一是我国将拥有高度的物质文明,建成富强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二是我国将拥有高度的政治文明,建成民主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三是我国将拥有高度的精神文明,建成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四是我国将拥有高度的社会文明,建成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五是我国将拥有高度的生态文明,建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到那时,我国作为具有五千多年文明历史的古国,将焕发出前**有的生机活力,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成为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的国家,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推动世界和平与发展将作出更大贡献,中华民族将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第十章  “五位一体”总体布局

一、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一)贯彻新发展理念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顺应时代和实践发展的新要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鲜明提出要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引领我国发展全局历史性变革。

  1.新发展理念的内涵及落实措施

(1)创新是引领发展的*一动力。抓住了创新,就抓住了牵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关键。坚持创新发展,就是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实施创新驱动战略。

(2)协调是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协调既是发展手段又是发展目标,同时还是评价发展的标准和尺度;协调既要着力破解难题、补齐短板,又要考虑巩固和厚植原有优势;协调发展不是搞平均主义,而是更注重发展机会公平、更注重资源配置均衡;协调发展就是找出短板,在补齐短板上多用力,通过补齐短板挖掘发展潜力、增强发展后劲。坚持协调发展,要着力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城乡协调发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推动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融合发展。

(3)绿色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绿色发展,就是要解决好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问题,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推进美丽中国建设。

(4)开放是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开放就是要顺应经济全球化潮流,充分运用人类社会创造的先进科学技术成果和有益管理经验。现在搞开放发展,面临的国际国内形势同以往有很大不同,总体上有利因素更多,但也面临更深层次的风险挑战。坚持开放发展,就要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坚持内外需协调、进出口平衡、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引资和引技引智并举,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和公共产品供给,提高我国在全球经济治理中的制度性话语权,构建广泛的利益共同体。

(5)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其内涵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全民共享。二是全面共享。三是共建共享。四是渐进共享。坚持共享发展,就要不断把“蛋糕”做大,又把不断做大的“蛋糕”分好,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

2.新发展理念解决的问题

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相互贯通、相互促进,是具有内在联系的集合体。创新注重的是解决发展动力问题,协调注重的是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绿色注重的是解决人与自然和谐问题,开放注重的是解决发展内外联动问题,共享注重的是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

3.整体上把握新发展理念

*一, 更加突出发展的创新性

第二, 更加突出发展的整体性协调性

第三, 更加突出发展的可持续性

第四, 更加突出发展的内外联动性

第五, 更加突出发展的包容性普惠性

(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1.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原因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顺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是适应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需要,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然。

2.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根本和重点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根本,就是要使我国供给能力更好满足广大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点,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减少无效和低端供给,扩大有效和中高*供给,增强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

3.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措施

*一,推进增长动能转换,以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为重点全面提升实体经济。推进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

第二,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实现由以价取胜向以质取胜的转变。破除无效供给,把处置“僵尸企业”作为重要抓手,推动化解过剩产能;调整产业结构,淘汰落后产能。培育新动能,强化科技创新,推动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培育一批具有创新能力的排头兵企业,积极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降低实体经济成本,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继续清理涉企收费,加大对乱收费的查处和整治力度,深化电力、石油天然气、铁路等行业改革,降低用能、物流成本。优化存量资源配置,提质升级存量供给,扩大优质增量供给,在各行各业开展产品质量、工程质量和服务质量提升行动,显著增强我国经济质量优势。

第三,加大人力资本培育力度,更加注重调动和保护人的积极性。人是生产力中zui活跃的因素。高素质的企业家、工匠和劳模是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振兴实体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要塑造良好社会文化生态,营造鼓励创新、终生学习和勇于冒险的社会氛围,厚植企业家精神土壤;厘清政府、市场边界,拓展企业家精神生长空间,激发和保护企业家精神。要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要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

第四,持续推进‘三去一降一补’,优化市场供求结构。坚持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优化存量资源配置,扩大优质增量供给。继续推动钢铁、煤炭等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完善房地产调控措施,因地因城去库存,优化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加快建立健全房地产基础性制度和长效机制。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积极稳妥去杠杆,重点控制宏观杠杆率,促进形成金融和实体经济、金融和房地产、金融体系内部的良性循环,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有效控制国有企业债务和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加大减税、降费力度,降低要素成本和物流成本,切实降低企业负担。增强微观主体内生动力,扎实有效补短板。

(三)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主要任务

1.现代化经济体系的背景

推动高质量发展一是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二是适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是遵循经济发展规律发展的必然。

伴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是党中央从党和国家事业全局出发,着眼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顺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新要求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既是一个重大理论命*,更是一个重大实践课题。国家强,经济体系必须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也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经济增长动力的迫切要求。

2.现代化经济体系的科学内涵

现代化经济体系,是由社会经济活动各个环节、各个层面、各个领域的相互关系和内在联系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

一是要建设创新引领、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

二是要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

三是要建设体现效率、促进公平的收入分配体系

四是要建设彰显优势、协调联动的城乡区域发展体系

五是要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绿色发展体系

六是要建设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全面开放体系

七是建设充分发挥市场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经济体制。

以上几个方面是个统一整体,要一体建设、一体推进,概括来说现代化经济体系主要是由“六大体系”和“一个体制”构成。

3.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措施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需要扎实管用的政策举措和行动。当前,要突出抓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一,大力发展实体经济,筑牢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坚实基础。实体经济是一国经济的立身之本,是财富创造的根本源泉,是国家强盛的重要支柱,是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坚实基础

第二,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强化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努力实现到2035年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的目标。

第三,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夯实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基础。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深化农村土地改革,完善承包地“三权分置”制度。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

第四,积极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优化现代化经济体系的空间格局。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和长江经济带发展,同时协调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推进西部大开发,加快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推动中部地区崛起,支持东部地区率先推动高质量发展,推进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科学制定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第五,着力发展开放型经济,提高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国际竞争力。提高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国际竞争力,更好利用全球资源和市场,继续积极推进一带一路框架下的国际交流合作。促进贸易平衡,更加注重提升出口质量和附加值,积极扩大进口,下调部分产品进口关税。大力发展服务贸易。继续推进自由贸易试验区改革试点。有效引导支持对外投资。

第六,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完善现代化经济体制的制度保障。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坚决破除各方面体制机制弊端,激发全社会创新创业活力。

无论是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作用,还是更好发挥政府作用,都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我国基本经济制度。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然要求。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党破除所有制问题上的传统观念束缚,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打开了大门。到1987年,全国城镇个体工商业从业人员已经达569万人,一大批民营企业蓬勃兴起。1992年邓小平同志“南方谈话”发表后,兴起了新一轮创业兴业、发展民营经济的热潮,很多知名大型民营企业都是这个时期起步的。党的十五大把“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确立为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明确提出“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六大提出“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党的十八大进一步提出“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证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平等受到法律保护”。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都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公有制经济财产权不可侵犯,非公有制经济财产权同样不可侵犯;国家保护各种所有制经济产权好合法权益,坚持权利平等、机会平等、规则平等,废除对非公有制经济各种形式的不合理规定,消除各种隐性壁垒,激发非公有制经济活力和创造力”。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要“健全以公平为核心原则的产权保护制度,加强对各种所有制经济组织和自然人财产权的保护,清理有违公平的法律法规条款”。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强调要“鼓励民营企业依法进入更多领域,引入非国有资本参与国有企业改革,更好激发非公有制经济活力和创造力”。党的十九大把“两个毫不动摇”写入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作为党和国家一项大政方针进一步确定下来。

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要讲辩证法、两点论,把“看不见的手”和“看的见的手”都用好。要坚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完善市场机制,打破行业垄断、进入壁垒、地方保护,增强企业对市场需求变化的反应和调整能力,提高企业资源要素配置效率和竞争力;要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不是简单下达行政命令,而是在尊重市场规律的基础上,用改革激发市场活力,用政策引导市场预期,用规划明确投资方向,用法治规范市场行为。

【链接热点】一段时间以来,社会上有的人发表了一些否定、怀疑民营经济的言论。比如,有的人提出所谓“民营经济离场论”,说民营经济已经完成使命,要退出历史舞台;有的人提出所谓“新公私合营论”,把现在的混合所有制改革曲解为新一轮“公私合营”;有的人说加强企业党建和工会工作是要对民营企业进行控制,等等。

2018年11月1日,习近平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基本经济制度是我们必须长期坚持的制度。”民营经济是我国经济制度的内在要素,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是我们自己人。民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重要成果,是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发展的重要力量,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主体,也是我们党长期执政、团结带领全国人民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力量。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中,我国民营企业只能壮大、不能弱化、不仅不能‘离场’,而且要走向更加广阔的舞台。

二、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一)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

1.人民当家作主是我们党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

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我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人民当家作主的基本内涵主要有:

*一,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体现在国家根本性质(即国体)上,就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体现在国家政权组织形式(即政体)上,就是人民通过各级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

第二,国家建立健全法律制度和体制机制,*证人民依照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

第三,一切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必须依靠人民的支持,保持同人民的密切联系,倾听人民的意见和建议,接受人民的监督,努力为人民服务。

第四,国家制定实施的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必须体现人民意志、尊重人民意愿、得到人民拥护,维护zui广大人民根本利益。

第五,国家各方面事业和各方面工作,必须坚持以人民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2.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证,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式,三者统一于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伟大实践。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

(二)健全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体系

1.人民民主专政

我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是维护人民根本利益zui广泛、zui真实、zui管用的民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要体现人民意志、保障人民权益、激发人民创造力,用制度体系*证人民当家作主。

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性质和职能

性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根本政治制度安排。

职能:人大依法行使立法权、监督权、决定权、任免权。

(2)选择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必然性

*一,在中国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人民在人类政治制度史上的伟大创造;

第二,是深刻总结近代中国政治生活惨痛教训得出的基本结论;

第三,是中国社会100多年激越变革、激荡发展的历史结果;

第四,是中国人民翻身做主、掌握自己命运的必*选择。

(3)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评价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立60多年来,在实践中不断得到巩固和发展,展现出蓬勃生机活力。历史充分证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符合中国国情、体现中国社会主义国家性质、能够*证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和**实现形式,也是党在国家政权中充分发扬民主、贯彻群众路线的**实现形式,是中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制度载体。

【链接热点】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取得革命胜利后,国家政权应该怎样组织?国家应该怎样治理?这是一个关系国家前途、人民命运的根本性问题。经过实践探索和理论思考,中国共产党人找到了答案。早在1940年,毛泽东同志就说到:“没有适当形式的政权机关,就不能代表国家。中国现在可以采取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省人民代表大会、县人民代表大会、区人民代表大会直到乡人民代表大会的系统,并由各级代表大会选举政府。”

新中国的诞生,为中国人民把这一构想付诸实践奠定了前提、创造了条件。1949年9月,具有临时宪法地位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庄严宣告,新中国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1954年9月,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必须毫不动摇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必须*证和发展人民当家作主,必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须坚持民主集中制。

3.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人民政协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制度安排,是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和专门的协商机构。

人民政协工作要聚焦党和国家中心任务,围绕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把协商民主贯穿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全过程,完善协商议政内容和形式,着力增进共识、促进团结。加强人民政协民主监督,重点监督党和国家重大方针政策和重要决策部署的贯彻落实。

【链接热点】在新时代,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把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巩固共同思想政治基础的主轴,把服务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作为工作主线,把加强思想政治引领、广泛凝聚共识作为中心环节,坚持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提高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水平,更好凝聚共识,担负起把党中央决策部署和对人民政协工作要求落实下去、把海内外中华儿女智慧和力量凝聚起来的政治责任,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作出贡献。

70年的实践证明,人民政协制度具有多方面的独特优势。马克思、恩格斯说过:“民主是什么呢?它必须具备一定的意义,否则它就不能存在。因此全部问题在于确定民主的真正意义。”实现民主政治的形式是丰富多彩的,不能拘泥于刻板的模式。实践充分证明,中国式民主在中国行得通、很管用。新形势下,我们必须把人民政协制度坚持好、把人民政协事业发展好,增强开展统一战线工作的责任担当,把更多的人团结在党的周围。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人民政协尤其要抓好以下工作:

*一,发挥人民政协专门协商机构作用;

第二,加强思想政治引领、广泛凝聚共识;

第三,强化委员责任担当

4.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民族区域自治是我国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的重要内容和制度保障。实行民族区域自治这个办法,既*证了国家团结统一,又实现了各民族共同当家作主。实践证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符合我国国情,在维护国家统一、领土完整、在加强民族平等团结、促进民族地区发展、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要坚持统一和自治相结合、民族因素与区域因素相结合,把宪法和民族区域自治法的规定落实好,帮助民族自治的地方发展经济、改善民生、使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这一理论根源越扎越深、实践根基越打越牢。

5.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中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基本和重要组成部分。依法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的制度。它是一种基层自治和民主管理制度,是社会主义民主广泛而深刻的实践。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的发展和进步,全国各地城乡基层民主不断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渠道增多,民主的实现形式日益丰富。目前,中国已经建立了以农村村民委员会、城市居民委员会和企业职工代表大会为主要内容的基层民主自治体系。

6.协商民主

发挥社会主义协商民主重要作用。实行人民民主,*证人民当家作主,要求治国理政大政方针在人民内部各方面进行广泛商量。

(1)协商民主的涵义和特点

协商民主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人民内部各方面围绕改革发展稳定重大问题和涉及群众利益的实际问题,在决策之前和决策实施中,开展广泛协商,努力形成共识的重要民主形式。协商民主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是实现党的领导的重要方式,丰富了民主的形式,拓展了民主的渠道,丰富了民主的内涵。发展协商民主,必须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统筹政党协商、政府协商、政协协商,积极开展人大协商、基层协商、人民团体协商。

(2)协商民主的意义

*一,有利于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更好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

第二, 有利于促进科学民主决策,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第三, 有利于群众合理表达诉求,化解矛盾冲突实现社会和谐稳定;

第四, 有利于改进党的领导方式和工作作风,拉近党群距离;

第五, 有利于发挥政治制度的优越性,增强“四个自信”。

(三)巩固和发展爱国统一战线

要高举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旗帜,牢牢把握大团结大联合的主题,坚持一致性和多样性统一,找到zui大公约数,画出zui大同心圆。

*一,坚持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支持民主党派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要求更好履行职能。

第二,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第三,全面贯彻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坚持我国宗教的中国化,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第四,牢牢把握大团结大联合的主题,做好统战工作。

(四)坚持“一国两制”,推进祖国统一

香港、澳门回归祖国以来,“一国两制”实践取得举世公认的成功。事实证明,“一国两制”是解决历史遗留的香港、澳门问题的zui佳方案,也是香港、澳门回归后保持长期繁荣稳定的zui佳制度。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和“九二共识”,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加强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合作,实现两岸领导人历史性会晤,妥善应对台湾局势变化,坚决反对和遏制“台独”分裂势力,有力维护了台海和平稳定。

一个中国原则是两岸关系的政治基础。习近平指出,两岸关系能够实现和平发展,“关键在于双方确立了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的共同政治基础。没有这个定海神针,和平发展之舟就会遭遇惊涛骇浪,甚至彻底颠覆。”扩大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合作。反对任何形式的“台独”分裂活动。

2019年1月2日,习近平在《告台湾同胞书》发表40周年纪念会上的讲话。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共同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主张:

*一,携手推动民族复兴,实现和平统一目标

第二,探索两制台湾方案,丰富和平统一实践

第三,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维护和平统一前景

第四,深化两岸融合发展,夯实和平统一基础

第五,实现同胞心灵契合,增进和平统一认同

【链接热点】我们要继续全面准确贯彻“一国两制”、“港人治港”、“澳人治澳”、高度自治的方针,严格按照宪法和基本法办事。我们相信,有祖国的全力支持,有广大爱国爱港爱澳同胞的共同努力,香港、澳门一定能与祖国内地同发展共进步、明天一定会更好!

我们要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和“九二共识”,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深化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合作,造福两岸同胞。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大势所趋、大义所在、民心所向,是任何人任何势力都无法阻挡的!

三、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

(一)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

  意识形态关乎旗帜、关乎道路、关乎国家的政治安全,决定文化前进的方向和道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必须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使全体人民在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上仅仅围绕在一起,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牢牢掌握住意识形态的领导权。

掌握意识形态领导权的措施:*一,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第二,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第三,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第四,建设好网络空间;第五,落实好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

【链接热点】习近平总书记对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作出重要指示强调,举办网络安全宣传周、提升全民网络安全意识和技能,是国家网络安全工作的重要内容。国家网络安全工作要坚持网络安全为人民、网络安全靠人民的主题,保障个人信息安全,维护公民在网络空间的合法权益。要坚持网络安全教育、技术、产业融合发展,形成人才培养、技术创新、产业发展的良性生态。要坚持促进发展和依法管理相统一,既大力培育人工智能、物联网、下一代通信网络等新技术新应用,又积极利用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引导新技术应用。要坚持安全可控和开放创新并重,立足于开放环境维护网络安全,加强国际交流合作,提升广大人民群众在网络空间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二)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核心价值观是一个民族赖以为系的精神纽带,是一个国家共同的思想道德基础。历史和现实表明,核心价值观是一个国家的重要稳定器。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24字表达,把涉及国家、社会、公民三个层面的价值要求融为一体,既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吸收了世界文明有益成果,体现了时代精神,回答了我们要建设什么样的国家、建设什么样的社会、培育什么样的公民的重大问题,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系,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基础上提出来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由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观的关系

*一,把握好核心价值观与核心价值体系的关系,首先要充分认识两者的内在一致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向一致,都体现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要求,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在思想和精神层面的质的规定性,凝结着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制度和文化的价值表达,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价值引领。

第二,把握好核心价值观和核心价值体系的关系,还要认识到两者各有侧重,特别是要看到相比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加突出核心要素、更加注重凝练表达、更加强化实践导向。

2.如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一,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社会生活各个方面。通过教育引导、舆论宣传、文化熏陶,实践养成、制度保障等,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外化为人们自觉行动。

第二,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坚持全民行动、干部带头、从家庭做起、从娃娃抓起。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

第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中华文明绵延数千年,创造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有其独特的价值体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今天我们提倡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利用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丰富的思想道德资源,使其成为涵养社会主义价值观的重要源泉。

第四,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发扬中国人民在长期奋斗中培育、继承、发展起来的伟大民族精神。伟大精神就是伟大创造精神、伟大奋斗精神、伟大团结精神、伟大梦想精神。

(三)坚定文化自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一,坚定文化自信,是事关国运兴衰、事关文化安全、事关民族精神独立性的大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础、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就是要坚定文化自信。

第二,推动中华优秀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zui深厚的文化软实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根植的沃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

第三,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人类文明进步的历史充分表明,没有先进文化的引领,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可能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当今时代,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日益重要,谁占据了文化发展的制高点,谁就能够更好地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掌握主动权。所谓文化强国,是指这个国家具有强大的文化力量。这种力量既表现为具有高度文化素养的国民,也表现为发达的文化产业,还表现为强大的文化软实力。

第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要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文化事业,要坚持政府主导,按照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的要求,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让人民群众广泛享有免费或优惠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在满足人民群众基本文化需求的基础上,提升国民素质。发展文化产业,要按照全面协调可持续的要求,推动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为推动科学发展提供重要支撑,在满足人民多样化精神文化需求的基础上,使之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创造出更多的经济效益。

第五,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古往今来,任何一个大国的发展进程,既是经济总量、军事力量等硬实力提高的进程,也是价值观念、思想文化等软实力提高的进程。

文化软实力集中体现了一个国家基于文化而具有的凝聚力和生命力,以及由此产生的吸引力和影响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首先要努力弘扬中华文化,推进中华文化创新发展,展示中华文化魅力,夯实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根基;

其次要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阐释好中国特色,注重国家形象塑造,增强对外话语的创造力、感召力和公信力,提高国际话语权;

再次要加强当代中国价值观念的提炼与阐释,拓展对外传播平台和载体,创新对外话语表达方式和传播渠道,使当代中国价值观念走向世界,提高当代中国价值观念的国际知晓率和认同度,实现文化软实力提升“形于中”、“发于外”。

【链接热点】传承中华文化,绝不是简单复古,也不是盲目排外,而是古为今用、洋为中用,辩证取舍、推陈出新,摒弃消极因素,继承积极思想,“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实现中华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四、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

(一)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

民生是人民幸福之基、社会和谐之本。带领人民群众创造幸福生活,要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发展各项社会事业。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一项长期工作,没有终点站,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抓民生要抓住人民zui关心zui直接zui现实的利益问题,抓住zui需要关心的人群,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锲而不舍向前走。

*一,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大力促进教育公平,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

第二,提高就业质量和人民收入水平就业是zui大的民生。要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就业政策,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大规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解决好结构性就业矛盾,鼓励创业带动就业。鼓励勤劳守法致富,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增加低收入者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拓宽居民劳动收入和财产性收入渠道。履行好政府再分配调节职能,加快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缩小收入分配差距。

第三,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社会保障体系发挥兜底作用,保障全社会成员基本生存与生活需要,要全面建成覆盖全民、城乡统筹、权责清晰、保障适度、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统筹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完善zui低生活保障制度。完善社会救助、社会福利、慈善事业、优抚安置等制度,健全农村留守儿童和妇女、老年人关爱服务体系。发展残疾人事业,加强残疾康复服务。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让全体人民住有所居。

第四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动员全党全国全社会力量,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坚持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强化党政一把手负总责的责任制,注重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深入实施东西部扶贫协作,重点攻克深度贫困地区脱贫任务,确保到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做到脱真贫、真脱贫。

第五,实施健康中国战略。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要完善国民健康政策,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深化医疗卫生、医疗保障、医疗服务、药品供应改革,健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倡导健康文明生活方式,预防控制重大疾病。实施食品安全战略,让人民吃得放心。坚持中西医并重,传承发展中医药事业。支持社会办医,发展健康产业。促进生育政策和相关经济社会政策配套衔接,推进医养结合,加快老龄事业和产业发展。

(二)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

社会治理是国家治理的重要领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题中之义。

一是创新社会治理体制;二是改进社会治理方式;三是加强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机制建设;四是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五是加强社区治理体系建设。

(三)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

总体国家安全观是指坚持国家利益至上,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以政治安全为根本,以经济安全为基础,以军事、文化、社会安全为保障,以促进国际安全为依托,维护各领域国家安全,构建国家安全体系,走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

一是完善国家安全体系;二是健全公共安全体系;三是推进平安中国建设;四是加强国家安全能力建设;五是加强国家安全教育。坚持人民安全、政治安全、国家利益至上有机统一。

五、建设美丽中国

(一)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1.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

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2.生态文明理念

生态文明的核心是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保护自然生态系统,维护人与自然之间形成的生命共同体。

(1)尊重自然,是人与自然相处时应秉持的首要态度。

(2)顺应自然,是人与自然相处时应遵循的基本原则,要求人顺应自然的客观规律,按自然规律办事。

(3)保护自然,是人与自然相处时应承担的重要责任。

建设社会主义的生态文明就是要实现和谐发展,就是要建设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

(二)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新格局

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当人类合理利用、友好保护自然时,自然的回报常常是慷慨的;党人类无序开发、粗暴掠夺自然时,自然的惩罚必然是无情的。

新时代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坚持好以下原则:

一是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让自然生态美景永驻人间,还自然以宁静、和谐、美丽。

二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加快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给自然生态留下休养生息的时间和空间。

三是良好生态环境是zui普惠的民生福祉,坚持生态惠民、生态利民、生态为民,重点解决损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

四是山水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要统筹兼顾、整体施策、多措并举,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开展生态文明建设。

五是用zui严格的制度zui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加快制度创新,强化制度执行,让制度成为刚性的约束和不可触碰的高压线。

六是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深度参与全球环境治理,形成世界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解决方案,引导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

要坚持和贯彻新发展理念,深刻认识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坚决摒弃以牺牲环境换取一时经济增长的做法,让良好生态环境成为人民生活改善的增长点、成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支撑点、成为展现我国良好形象的发力点,让中华大地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环境更优美,大踏步进入生态文明新时代。

(三)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

建设生态文明是一场涉及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的革命性变革。实现这样的根本性变革,必须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尽快把生态文明制度的“四梁八柱”建立起来,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制度化、法治化轨道,用制度保障生态环境、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要加快构建生态文明体系需要做到:

*一, 加快建立健全以生态价值观念为准则的生态文化体系;

第二, 以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为主题的生态经济体系,

第三, 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的目标责任体系,

第四, 以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保障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

第五, 以生态系统良性循环和环境风险有效防控为重点的生态安全体系。

要通过加快构建生态文明体系,确保到2035年,生态环境质量实现根本好转,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

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既要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我们将按照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贯彻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还自然以宁静、和谐、美丽,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清的生产生活环境,努力开创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建设美丽中国。

【链接热点】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在河南郑州主持召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讲话着眼“千秋大计”,运用系统思维,深刻阐明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保障黄河长治久安、推进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推动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等5个方面的重要问题,为共同抓好大保护、协同推进大治理,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指明正确方向。

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首先要搞好治理工作。黄河治理不是一地一段一岸的事情,而是全流域治理工程。黄河生态系统是一个有机整体,要坚持山水林田湖草生态空间一体化保护和环境污染协同治理,形成上游“中华水塔”稳固、中下游生态宜居的生态安全格局。要明确治理任务,突出各自重点,既紧紧抓住水沙关系调节这个“牛鼻子”,确保黄河沿岸安全,又以水而定、量水而行,推动用水方式由粗放向节约集约转变。唯有坚持生态优先,推进绿色发展,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更加注重保护和治理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方能实现“一江清水向东流”。

第十一章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内涵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更重要、更难做到的是“全面”。“小康”讲的是发展水平,“全面”讲的是发展的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习近平强调,如果到2020年我们在总量和速度上完成了目标,但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更加严重,短板更加突出,就算不上真正实现了目标。

全面小康,覆盖的领域要全面,是“五位一体”全面进步的小康。全面小康社会是一个整体性目标要求,它们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促进、不可分割。任何一个方面发展滞后,都会影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全面小康,覆盖的人口要全面,是惠及全体人民的小康。“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没有全民小康,就没有全面小康。”全面小康,覆盖的区域要全面,是城乡区域共同发展的小康。“没有农村的全面小康和欠发达地区的全面小康,就没有全国的全面小康。”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

(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要求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顺应我国经济社会新发展和广大人民群众新期待,赋予“小康”更高的标准、更丰富的内涵,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行了总体部署,规划和设计了未来美好生活的宏伟蓝图,体现了目标导向与问题导向相统一,体现了坚持战略性和操作性相结合。

一是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二是创新驱动成效显著;三是发展协调性明显增强;四是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普遍提高;五是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显著提高;六是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七是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

(三)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党的十九大进一步明确了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安排。从现在到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期,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既具有充分条件,也面临艰巨任务,前进道路并不平坦,诸多矛盾叠加、风险隐患增多的挑战依然严峻复杂。如果应对不好,或者发生系统性风险、犯颠覆性错误,就会延误甚至中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我们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基本方略,紧扣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综合施策、精准发力,突出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赢得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zui后胜利。

*一,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党的十九大把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作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三大攻坚战的首要战役,增强忧患意识和底线思维,坚决打好这场攻坚战。

第二,坚决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坚持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等“三位一体”大扶贫格局。健全公共服务、建设基础设施、发展特色优势产业。重点解决好深度贫困问题。结合实际实施好“五个一批工程”即发展生产脱贫一批、易地搬迁脱贫一批、生态补偿脱贫一批、发展教育脱贫一批、社会保障兜底脱贫一批。实施zui严格考核评估,确保2020年脱真贫。

三,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推进绿色发展,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加快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和生活方式。推进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从源头上降低污染排放。实施好主体功能区战略,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完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加强环保督察,改革生态环境监管机制,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

四,确保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三去一降一补”(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重点任务取得更大成效,强化创新驱动,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保持宏观政策连续性稳定性,推动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产业迈向中高*水平,在发展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明显增强的基础上,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等目标要求。

我们已经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到了一鼓作气向终点线冲刺的历史时刻。下大气力破解制约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点难点问题,这既是必须完成的任务,也是必须迈过的一道坎。我们要紧扣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坚定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创新驱动发展、乡村振兴、区域协调、可持续发展、军民融合发展战略,突出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得到人民认可、经得起历史检验,在此基础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的伟大征程,并将赋予“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新内涵

【链接热点】4月16日下午,习近平主持召开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 我们在扶贫脱贫方面取得的成就和经验,为全球减贫事业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彰显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政治优势,赢得了国际社会高度评价,很多国家和国际组织表示希望分享中国减贫经验。在发展中国家中,只有中国实现了快速发展和大规模减贫同步,贫困人口共享改革发展成果,这是一个了不起的人间奇迹。同时,提出几点要求:一是准确把握脱贫攻坚形势;二是着力解决“两不愁三保障”(不愁吃、不愁穿、保障基本的义务教育、保障基本医疗、保障基本住房安全)突出问题;三是扎实做好今明两年脱贫攻坚工作。

二、全面深化改革

(一)坚定不移地全面深化改革

改革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生存发展之道。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当代中国的发展进步。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从社会主义实践的历史经验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现实需要出发,把全面深化改革作为“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具有突破性和先导性的关键环节、具有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的重要方面。

1.全面深化改革的原因

*一,是顺应当今世界发展大势的必*选择。

第二,是解决中国现实问题的根本途径。

第三,关系党和人民事业前途命运,关系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

2.如何深化全面深化改革

*一,坚持党对改革的集中统一领导。

第二,坚持改革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方向前进。

第三,坚持改革往有利于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方向前进。

第四,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

改革开放是我们党的历史上一次伟大觉醒,正是这个伟大觉醒孕育了新时期从理论到实践的伟大创造。改革开放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一次伟大革命,正是这个伟大革命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飞跃!40年的实践充分证明,改革开放是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

3.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

(1)全面开放是实现国家繁荣富强的根本出路。党的十九大强调,要以"一带一路”建设为重点,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加强新能力开放合作,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这一重大工作部署,既包括开放范围扩大、领域拓宽、层次加深;也包括开放方式创新、布局优化、质量提升,具有深远战略意义。

坚持主动开放,把开放作为发展的内在要求,更加积极主动地扩大对外开放。坚持双向开放,把引进来与走出去更好结合起来,拓展经济发展空间。坚持全面开放,推动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坚持公平开放,构建公平竞争的内外资发展环境。坚持共赢开放,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普惠共赢方向发展。坚持包容开放,探索求同存异、包容共生的国际发展合作新途径。

2019年4月26日,习近平在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指出,“中国将采取一系列重大改革开放举措,加强制度性、结构性安排,促进更高水平对外开放。”

*一, 更广领域扩大外资市场准入。

第二, 更大力度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国际合作。

第三, 更大规模增加商品和服务进口。

第四,更加有效实施国际宏观经济政策调控。 

第五,更加重视对外开放政策贯彻落实。 

(二)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和主要内容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两句话是一个整体,前一句规定了根本方向,后一句规定了实现路径,我们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个方向上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既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也在总目标统领下明确了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生态文明体制和党的建设制度等方面。

(三)正确处理全面深化改革中的重大关系

全面深化改革要攻坚涉险,必须坚持正确的思想方法,不断探索和把握全面深化改革的内在规律,特别是要把握和处理好全面深化改革中的一些重大关系:

*一,处理好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关系;

第二,处理好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的关系;

第三,处理好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的关系;

第四,处理好胆子要大、步子要稳的关系;

第五,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三、全面依法治国

1.全面依法治国方略的形成发展

法律是治国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全面依法治国是关系我们党执政兴国、人民幸福安康、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大战略问题,是“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十八大以来,我们党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局出发,从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高度,提出了全面依法治国这一重大战略部署。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把“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作为政治改革和政治发展的重要目标和重要任务。2012年12月4日,首都各界隆重纪念我国宪法公布施行30周年,习近平明确提出“捍卫宪法尊严”、“*证宪法实施”。十八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提出推进法治中国建设。2014年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加快建设法治中国,开启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新征程。十九大明确提出,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必须把党的领导贯彻落实到依法治国全过程和各方面,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是管总的,我国法治建设成就,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这一条,*证了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正确方向。

一是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关键是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二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根本目的是保障人民的权益;三是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四是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五是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

3.深化依法治国实践的重点任务

全面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习近平强调,这个总目标“既明确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性质和方向,又突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工作重点和总抓手,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具有纲举目张的意义”。全面依法治国必须坚持厉行法治,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全面深化依法治国实践。

一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二是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三是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

四、全面从严治党

(一)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

进入新时代,我们党面临的执政环境是复杂的,影响党的先进性、弱化党的纯洁性的因素也是复杂的,党内存在的思想不纯、组织不纯、作风不纯等突出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

“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是新时代党的建设的根本方针。“全面”是基础。“严”是关键。“治”是要害。

(二)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

党的十九大*次把党的政治建设纳入党的建设总体布局,并强调“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 “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凸显党的政治建设的极端重要性,这是党的建设理论和实践的重大创新。

*一,旗帜鲜明讲政治是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要求。第二,党的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决定党的建设方向和效果。第三,注重抓党的政治建设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的成功经验。

(三)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

面对党执政环境的新变化,我们必须坚持问题导向,保持战略定力,以“越是艰险越向前”的英雄气概、“狭路相逢勇者胜”的斗争精神,以永远在路上的执着把全面从严治党引向深入。

*一,加强党的思想建设。思想建设是党的基础性建设。

第二,加强党的组织建设。党的组织建设主要包括民主集中制建设、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干部队伍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等内容。

第三,持之以恒正风肃纪。作风建设的核心是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我们党的zui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党风问题、党同人民群众联系问题是关系党生死存亡的问题。

第四,将制度建设贯穿党的各项建设之中。制度问题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长期性,加强制度建设是全面从严治党的长远之策、根本之策。

第五,深化标本兼治,夺取反腐败斗争压倒性胜利。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是从严治党的重中之重。

【链接热点】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我们党在全国执政也70年了。古人说:“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我们党作为世界*一大党,没有什么外力能够打倒我们,能够打倒我们的只有我们自己。古人说:“惟以改过为能,不以无过为贵。”应该看到,在长期执政条件下,各种弱化党的先进性、损害党的纯洁性的因素无时不有,各种违背初心和使命、动摇党的根基的危险无处不在,如果不严加防范、及时整治,久而久之,必将积重难返,小问题就会变成大问题、小管涌就会沦为大塌方,甚至可能酿成全局性、颠覆性的灾难。

第十二章  全面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

一、坚持走中国特色强军之路

(一)习近平强军思想

习近平强军思想深刻回答了“新时代建设一支什么样的强大人民军队、怎样建设强大人民军队”的时代课题,其主要内容有:一是强国必须强军;二是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是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三是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是人民军队建军之本、强军之魂;四是军队是要准备打仗的;五是作风优良是我军鲜明特色和政治优势;六是推进强军事业必须坚持政治建军、改革强军、科技兴军、依法治军,更加注重聚焦实战、更加注重创新驱动、更加注重体系建设、更加注重集约高效、更加注重军民融合;七是改革是强军的必由之路;八是创新是引领发展的*一动力;九是现代化军队必须构建中国特色军事法治体系;十是军民融合发展是兴国之举、强军之策。

习近平强军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开拓了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和当代中国军事实践发展新境界,标志着党的军事指导理论的与时俱进。党的十八大以来,人民军队实现了政治生态重塑、组织形态重塑、力量体系重塑、作风形象重塑,在中国特色强军之路上迈出了坚定步伐。取得这一切变革和成就,zui根本的就在于有习近平强军思想的科学指引。

(二)坚持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

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是党和国家的重要政治优势。推进强军事业,必须毫不动摇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确保人民军队永远跟党走。

党的领导是人民军队战无不胜的根本*证。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根本原则和制度,发端于南昌起义,奠基于三湾改编,定型于古田会议,是人民军队完全区别于一切旧军队的政治特质和根本优势。

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把党指挥枪的原则落到实处。*一,不折不扣落实好党领导军队的一整套制度;第二,坚持五湖四海、任人唯贤;第三,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

(三)建设世界一流军队

习近平指出:“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中国人民实现更加美好生活,必须加快把人民军队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军队。” 这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在国防和军队建设领域的具体化,进一步明确了国防和军队建设的目标引领,体现了新时代对强军的战略要求。党的十九大对全面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作出新的战略安排:到2020年,国防和军队建设要基本实现机械化,信息化建设取得重大进展,战略能力有大的提升;到2035年,基本实现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到本世纪中叶,把人民军队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军队。需要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是牢固树立战斗力这个*一的根本的标准;二是坚持政治建军、改革强军、科技兴军、依法治军;三是构建中国特色现代军事力量体系;四是深入推进练兵备战。

二、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

(一)坚持富国和强军相统一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强调:“我们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坚持富国和强军相统一,努力建设巩固国防和强大军队。” 这体现了发展战略与安全战略相协调、强国进程与强军进程相一致的战略考量,为实现中国梦强军梦指明了方向。坚持富国和强军相统一是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协调发展规律的内在要求。

(二)加快形成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格局

长期以来,我国积极推动军民融合实践,取得了丰硕成果,促进了经济实力和国防实力的同步增长。同时要看到,我国军民融合发展刚进入由初步融合向深度融合的过渡阶段,必须坚持问题牵引,正确把握和处理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关系,使两者协调发展、平衡发展、兼容发展。

第十三章  中国特色大国外交

一、坚持和平发展道路

(一)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

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深入发展,全球治理体系和国际秩序变革加速推进,各国相互联系和依存日益加深,国际力量对比更趋平衡,和平发展大势不可逆转。同时,世界面临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突出,人类依然面临许多共同挑战,推进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依然任重而道远。

(二)坚持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

实现和平发展,是中国人民的真诚愿望和不懈追求。新中国成立近7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形成了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成功地走上了一条与本国国情和时代特征相适应的和平发展道路。

中国坚定不移地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是由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和在国际上的地位所决定的,是从历史、现实、未来的客观判断中得出的结论,是思想自信和实践自觉的有机统一。改革开放40年的历史已经证明,和平发展是中国基于自身国情、社会制度、文化传统作出的战略抉择,顺应时代潮流,符合中国根本利益,符合周边国家利益,符合世界各国利益,必须始终坚持。

(三)推动建立新型国际关系

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是中国外交政策的宗旨。推动建设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是党中央立足时代发展潮流和我国根本利益作出的战略选择,反映了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共同心愿。新型国际关系,“新”在相互尊重,“新”在公平正义,特别是“新”在合作共赢。

一是推动建立新型国际关系,要坚决维护国家核心利益;二是推动建立新型国际关系,要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发展同世界各国的友好合作;三是推动建立新型国际关系,要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四是推动建立新型国际关系,要加强涉外法律工作,完善涉外法律法规体系;五是推动建立新型国际关系,还要把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理念体现到政治、经济、安全、文化等对外合作的方方面面,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二、 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具有鲜明的时代背景。从国际上看,机遇与挑战并存,抓住机遇,应对挑战的需要;从国内来看,党的十八大以来,在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发展取得重大成就的基础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中国国际地位提升,承担更多的国际责任。

(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提出及内涵

1.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提出

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各国共处一个世界。2012年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要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在追求本国利益时兼顾他国合理关切,在谋求本国发展中促进各国共同发展,建立更加平等均衡的新型全球发展伙伴关系,同舟共济,权责共担,增进人类共同利益。” 2015年3月,习近平出席博鳌亚洲论坛2015年年会时提出了“通过迈向亚洲命运共同体,推动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倡议。2015年9月,习近平在纽约联合国总部发表重要讲话指出:“当今世界,各国相互依存、休戚与共。我们要继承和弘扬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

2.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内涵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是一个科学完整、内涵丰富、意义深远的思想体系,其核心就是“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

*一,政治上,要相互尊重、平等协商,坚决摒弃冷战思维和强权政治,走对话而不对抗、结伴而不结盟的国与国交往新路。

第二,安全上,要坚持以对话解决争端、以协商化解分歧,统筹应对传统和非传统安全威胁,反对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

第三,经济上,要同舟共济,促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

第四,文化上,要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

第五,生态上,要坚持环境友好,合作应对气候变化,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顺应了历史潮流,回应了时代要求,凝聚了各国共识,为人类社会实现共同发展、持续繁荣、长治久安绘制了蓝图。这一思想继承和发展了新中国不同时期重大外交思想和主张,反映了中外优秀文化和全人类共同价值追求,适应了新时代中国与世界关系的历史性变化,成为中国引领时代潮流和人类文明进步方向的鲜明旗帜,已被多次写入联合国文件,对中国的和平发展、世界的繁荣进步都具有重大和深远的意义。

(二)促进“一带一路”国际合作

1.“一带一路”提出的背景

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是习近平深刻思考人类前途命运及中国和世界发展大势所提出的宏伟构想和中国方案。2013年9月和10月,习近平在出访中亚和东南亚国家期间,先后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大倡议,得到了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和积极回应。

习近平指出:“以‘一带一路’建设为契机,开展跨国互联互通,提高贸易和投资合作水平,推动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本质上是通过提高有效供给来催生新的需求,实现[替换项a]再平衡,有利于稳定当前世界经济形势。” 共建“一带一路”符合国际社会的根本利益,彰显人类社会共同理想和美好追求,是国际合作以及全球治理新模式的积极探索,将为世界和平发展增添新的正能量。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既是中国扩大和深化对外开放的需要,也是加强和亚欧非及世界各国互利合作的需要。

中国政府倡议,共建“一带一路”恪守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坚持开放合作、和谐包容、市场运作、互利共赢。秉持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理念,全方位推进务实合作,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以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为主要内容加强合作。

2.“一带一路”的发展历程

中国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以来,开展了积极行动,得到了全球140多个国家和80多个国际组织的积极支持和参与,联合国大会、联合国安理会等重要决议纳入相关内容。经贸合作扎实推进,“一带一路”金融合作初具规模,一大批互联互通项目规划实施,各领域人文合作深入开展。2017年5月首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成功举办,高峰论坛形成涵盖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5大类、共76大项、270多项具体成果,成为新时期推动全球发展合作的机制化平台。丰硕的成果表明,“一带一路”倡议顺应时代潮流,适应发展规律,符合各国人民利益,具有广阔前景。 #p#分页标题#e#

3.“一带一路”的重要意义和作用

党的十九大提出要以“一带一路”建设为重点,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加强创新能力开放合作,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一是要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深化双向投资合作。“引进来和走出去”是“一带一路”国际合作的重要内容,如同车之两轮、鸟之两翼。坚持两者并重,进一步挖掘双向投资潜力,促进要素自由流动、资源高效配置金额市场深度融合,为开放性世界经济注入新动能。继续稳步扩大对外投资,鼓励沿线国家来华投资,营造投资合作良好环境,促进贸易双向平衡。二是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充分尊重各国差异,共同探讨符合各国国情的合作模式;深度对接有关国家和区域发展战略,实现优势互补,协同并进;不断增强各参与方的获得感,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三是加强创新能力开放合作,主要是加强技术创新合作、理论创新交流互鉴、创新人才资源交流合作。四是把“一带一路”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更加紧密结合起来,与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紧密结合起来,打造国际合作新平台,增添共同发展新动力,把“一带一路”建成和平之路、繁荣之路、开放之路、创新之路、文明之路。

【链接热点】习近平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我们必须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恪守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外交政策宗旨,推动建设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我们要尊重各国人民自主选择发展道路的权利,维护国际公平正义,倡导国际关系民主化,反对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反对干涉别国内政,反对以强凌弱。我们要发挥负责任大国作用,支持广大发展中国家发展,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议,共同为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而奋斗。我们要支持开放、透明、包容、非歧视性的多边贸易体制,促进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惠普、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我们要以共建‘一带一路’为重点,同各方一道打造国际合作新平台,为世界共同发展增添新动力。中国决不会以牺牲别国利益为代价来发展自己,也决不会放弃自己的正当权益。中国奉行防御性国防政策,中国发展不对任何国家构成威胁。中国无论发展到什么程度永远不称霸。

2019年4月26日,习近平在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指出:“共建‘一带一路’,顺应经济全球化的历史潮流,顺应全球治理体系变革的时代要求,顺应各国人民过上更好日子的强烈愿望。面对未来,我们要聚焦重点、深耕细作,共同绘制精谨细腻的‘工笔画’,推动共建‘一带一路’沿着高质量发展方向不断前进。”首先,要秉承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倡导多边主义,大家的事大家商量着办,推动各方各施所长,各尽所能,通过双边合作、三边合作、多边合作等各种形式,把大家的优势和潜能充分发挥出来,聚沙成塔、积水成渊。其次,要坚持开放、绿色、廉洁理念,不搞封闭排他的小圈子,把绿色作为底色,推动绿色基础设施建设、绿色投资、绿色金融,保护好我们赖以生存的共同家园,坚持一切合作都在阳光下运作,共同以零容忍态度打击腐败。中国发起了《廉洁丝绸之路北京倡议》,愿同各方共建风清气正的丝绸之路。再次,要努力实现高标准、惠民生、可持续目标,引入各方普遍支持的规则标准,推动企业在项目建设、运营、采购、招投标等环节按照普遍接受的国际规则标准进行,同时要尊重各国法律法规。zui后,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聚焦消除贫困、增加就业、改善民生,让共建“一带一路”成果更好惠及全体人民,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作出实实在在的贡献,同时确保商业和财政上的可持续性,做到善始善终、善作善成。

 

第十四章 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

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在党

(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zui本质的特征

1.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zui本质的特征

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审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zui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载入宪法总纲,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强调党的领导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的核心地位,使党的领导在国家运行机制和各项制度中具有更强的制度约束力和更高的法律效力,有利于把党的领导贯彻落实到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始终沿着正确轨道推进。

2.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zui大优势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zui大优势。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创建者,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发挥的根本保障,党的优势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之源。

(三)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就是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是一个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作用、有机统一的整体,统一于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伟大梦想是目标,指引前进方向;伟大斗争是手段,激发前进动力;伟大工程是保障,提供前进*证;伟大事业是主题,开辟前进道路。其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党的建设伟大工程。

二、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

(一)党是**政治领导力量

党是**政治领导力量,这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学说的基本原则,是对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是推进伟大事业的根本*证。一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基本要求;二是对党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三,这是推进伟大事业的根本*证。

(二)确保党始终总揽全局协调各方

坚持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地位,是党作为**政治力量在治国理政中的重要体现。习近平形象地说,这就像“众星捧月”,这个“月”就是中国共产党。在国家治理体系的大棋局中,党中央是坐镇中军帐的“帅”,车马炮各展其长,一盘棋大局分明。各个领域、各个方面都必须自觉坚持党的领导,突出党的核心领导地位,发挥好领导核心作用。

确保党始终总揽全局、协调各方,必须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自觉维护党中央权*和集中统一领导,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确保党始终总揽全局、协调各方,必须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的体制机制。中央委员会、中央政治局、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这是党的领导决策核心。确保党始终总揽全局、协调各方,必须坚持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

(三)全面增强党的执政本领

中国共产党是世界上zui大的政党,要领导十三亿多人的社会主义大国,我们党既要政治过硬,也要本领高强。

一是增强学习本领;二是增强政治领导本领;三是增强改革创新本领;四是增强科学发展本领;五是增强依法执政本领;六是增强群众工作本领;七是增强狠抓落实本领;八是增强驾驭风险本领;

总之,坚持党的领导,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系、幸福所系。现在,我们已站上一个新的历史起点,开启了新的奋斗征程,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知还要爬多少坡、过多少坎、经历多少风风雨雨、克服多少艰难险阻。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完成光荣艰巨的历史使命,战胜前进道路上的风险挑战,从根本上讲还是要靠党的领导。

【链接热点】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关键在党的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领导干部要以上率下,带头深入学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带头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带头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带头运用批评和自我批评武器,带头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在这方面,没有局外人,任何人都不能当旁观者。中央政治局的同志尤其要作好示范,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上为全党作表率。

1945年4月24日毛主席在《论联合政府》中讲的:“成千成万的先烈,为着人民的利益,在我们的前头英勇地牺牲了,让我们高举起他们的旗帜,踏着他们的血迹前进吧!”另一段话是1949年3月5日毛主席在中国共产党第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讲的:“中国的革命是伟大的,但革命以后的路程更长,工作更伟大,更艰苦。这一点现在就必须向党内讲明白,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我们有批评和自我批评这个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武器。我们能够去掉不良作风,保持优良作风。我们能够学会我们原来不懂的东西。我们不但善于破坏一个旧世界,我们还将善于建设一个新世界。”


 

 

 

内容来源于网络,由成都海文考研收集整理,具体情况以学校官网为准,侵权必删!

24届考研密押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