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文考研,四川考研培训机构,只为顺利上岸!

  • 29年考研辅导品牌
  • 全国免费服务热线

当前位置:首页 > 考研备考 > 考研英语 >

2020考研,如何快速筛选考研英语阅读中有效信息?

2021-03-19 09:59
对考研英语阅读有所了解的都知道“得阅读者得天下”,今天海文考研为大家整理了关于“2020考研,如何快速筛选考研英语阅读中有效信息”的相关内容。
传统阅读理解部分的得分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考研英语的成败,而考研阅读是有时间限制的,所以阅读得分必然依赖于两个因素:一是阅读的速度,二是答题的正确率。那如何合理有效的抓取文章的有效信息就成为重中之重,文章的部分内容是需要重点阅读,而有些内容则是可以略读,下面我们也结合一些阅读技巧来说明一下:
考研阅读的文章都很长,读起来会浪费不少时间,如下内容是可以略读的:
(1)有关职务、头衔、社会地位等补充性说明;
(2)句中破折号后提供的旁支信息;
(3)复杂的难句中除了主、谓、宾以外的其他辅助信息(除非与解题有关);
(4)例子、对名人言论的引用的具体内容可以先不读,而只读前面的观点或总结句。
除了以上可以略读的信息之外,还有一些十分重要的信息需要精读,比如:
(1)题干。细心审题是一个重要环节,题干中包含解题的关键信息。它们能够帮助考生在浏览文章时迅速选定“精读内容”进行集中消化、整理,同时舍弃与题目无关的信息,排除干扰,从而减少阅读量和时间,提高解题的正确性。
(2)选项。因为命题要求选项部分的语言难度要低于文章语言的难度,所以读懂选项的语言常常会帮助考生正确理解文章的内容。
(3)文章的写作大纲。先要问自己三个问题:①本文最重要的事物或观点是什么?②作者谈的是主题的哪个或哪些方面?③作者在这方面想说些什么?阅读要用眼更要用脑去判断哪些是重要信息,还要在脑子里加工、整理,从而得出全文的提纲。
(4)主题句。每个段落都有一个基本点,加在一起烘托出文章的中心思想。各段的基本点常常通过段落主题句表示。主题句的位置是不固定的,可以在开始也可以在结尾,有时也不出现,需要考生自己提炼。主题句与其他句子的区别是它们的概括性更强,比较笼统、抽象。
(5)关键词。注意文章中出现频率最高的词和短语。它们有时是相同的重复,有时以不同的形式出现,但是归根结底都是指同一事物或事情,因此就很可能是本篇短文的中心或关键问题或事物。关键词和词组能够使句与句、段与段之间的关系更加清楚,提供了要点之间的“桥梁”,给读者指明了“路子”,是贯穿全文的线索。
(6)“路标”词。在阅读理解中有部分“虚词”比“实词”更重要,它们就是一些表示作者思路的过渡词、短语或句子,有利于作者思想的衔接和转折。抓住它们,考生就能够对全文的结构一目了然,就不会出现“词都认识,就是不知道全文在讲什么”的情况。它们就是在阅读行进过程中起指示作用的“路标”,随时提醒考生将要读到什么。阅读技巧有很多,当然要想真正做到真正的掌握也要看个人的“修行”了。
要是在平时就养成良好的做阅读的习惯,对各种阅读技巧勤加苦练,相信在不久的考研战场上,一定会攻无不克!

 

海文考研特级金课

 

 

 

由海文考研为大家整理的《2021考研复试分数线》来啦~~新鲜出炉,赶紧来看看↓↓↓↓↓↓↓↓

 

2021研究生考试复试分数线汇总(持续更新中...
国家线
学术型硕士 专业型硕士
34所自主划线院校复试分数线
北京          
清华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中国农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师范大学
北京大学          
天津          
天津大学 南开大学        
山东          
山东大学          
江苏          
南京大学 东南大学        
浙江          
浙江大学          
上海          
同济大学 复旦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      
福建          
厦门大学          
广东          
中山大学 华南理工大学        
湖南          
湖南大学 中南大学        
湖北          
武汉大学 华中科技大学        
黑龙江          
哈尔滨工业大学          
吉林          
吉林大学          
辽宁          
东北大学 大连理工大学        
安徽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陕西          
西安交通大学 西北工业大学        
重庆          
重庆大学          
四川          
四川大学 电子科技大学        
甘肃          
兰州大学          
更多高院校复试分数线
对外经贸大学 西南财经大学 中国政法大学 中央财经大学 (持续更新中...)